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水灌溉系统,属于节水灌溉设备技术领域,其包括:水分储量罐,架设在地面上,用于监测计量灌溉系统使用的水量,所述水分储量罐上连接有多个供水节管;灌溉储罐,排列分布在灌溉区域范围处,所述灌溉储罐与所述供水节管相连通;土壤湿度传感器,分布在灌溉区域处,用于监测土壤的湿度水平;集水灌溉系统,排列分布在所述灌溉储罐的周围外侧,光电转化系统,架设在水分储量罐一侧;以及回流管,连通在各所述灌溉储罐的下方,各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均于所述水分储量罐相连接;本发明中设置的多个引流机构既能够实现对植物的灌溉效果,也能够实现对自然界降水进行收集补水,节水效果高。
1.一种节水灌溉系统,其特征在于,其包括: 水分储量罐(1),架设在地面上,用于监测计量灌溉系统使用的水量,所述水分储量罐(1)上连接有多个供水节管(13); 灌溉储罐(11),排列分布在灌溉区域处,所述灌溉储罐(11)与所述供水节管(13)相连通; 土壤湿度传感器,分布在灌溉区域处,用于监测土壤的湿度水平,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够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,并向系统发送监控数据; 集水灌溉系统(2),排列分布在所述灌溉储罐(11)的周围外侧,所述集水灌溉系统(2)能够同时对植物根部以及茎叶部进行浇灌,并将水直接浇于植物的根系附近,且所述集水灌溉系统(2)能够同时对外部雨水进行集水收集; 光电转化系统(12),架设在水分储量罐(1)一侧;以及回流管(14),连通在各所述灌溉储罐(11)的下方,所述回流管(14)的一端与所述水分储量罐(1)相连接; 所述集水灌溉系统(2)包括: 分流管(21),横向架空固定在灌溉储罐(11)的圆周外围,所述分流管(21)的下方平行设置有连接管(22),所述连接管(22)的一端与所述灌溉储罐(11)相连通; 中轴管(23),为排列设置的多个,各所述中轴管(23)均竖直架设在所述分流管(21)与连接管(22)之间;所述中轴管(23)内同轴滑动设置有中心管(31),所述中轴管(23)的上端嵌入固定有导流头(33),所述中心管(31)通过内接软管(32)与所述导流头(33)相连通; 引流机构(3),上下排列设置在所述中轴管(23)上; 所述引流机构(3)包括: 导流支架(34),周向分布在所述中心管(31)上,所述导流支架(34)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管(31)相铰接; 弹性伸缩杆(35),与各所述导流支架(34)相对应设置,且其一端与所述中轴管(23)相连接,所述弹性伸缩杆(35)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支架(34)相连接; 支撑弹簧(36),通过架板连接在所述连接管(22)与中心管(31)之间,所述支撑弹簧(36)在弹力作用下使得所述导流支架(34)呈倾斜向下架设; 节管(39),套接固定在所述中心管(31)上,并位于各导流支架(34)与中心管(31)的连接处下方; 所述中心管(31)下端设有磁吸件,且所述中心管(31)的下端面侧壁上开设有通孔,所述连接管(22)上位于中心管(31)的下方设置有电磁吸附件(37),所述电磁吸附件(37)能够与所述磁吸件异性相吸;所述导流支架(34)的偏转角度范围在-35°至50°之间,且位于相对高位的所述导流支架(34)的长度大于相对低位的导流支架(34)的长度;所述中轴管(23)上还设置有电磁座(4),所述中心管(31)外套接有磁吸环(41),所述电磁座(4)能够与所述磁吸环(41)异性相吸,所述节管(39)的上端被设置为喇叭结构; 所述中轴管(23)转动连接在所述分流管(21)与连接管(22)之间,且所述中轴管(23)的端部设有导流旋页(38)。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灌溉系统,其特征在于,所述水分储量罐(1)内设有滤水装置,且各所述灌溉储罐(11)外还设置有流动管(15),所述流动管(15)浅埋在灌溉区域土壤内,所述流动管(15)与所述灌溉储罐(11)相连通,且所述流动管(15)上设有多个流动孔。
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灌溉系统,其特征在于,所述中心管(31)上对应引流机构(3)的位置处均套接固定有环座(5),且每个所述环座(5)下方均固定有液仓(51),各所述环座(5)的圆周均分布有多个竖直滑动设置的导针(52),每个所述环座(5)上的所述导针(52)均通过内弹簧滑动穿接在其相对应的液仓(51)上,且每个所述液仓(51)外均密封套接有连接轴环(53),所述导流支架(34)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环(53)上,且各所述连接轴环(53)上均设有多个旁通道与相对应的所述液仓(51)相连通; 所述中心管(31)内位于各液仓(51)处还对应设置有内流管(54),且各所述内流管(54)内均弹簧限位设置有球塞(55)。
4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灌溉系统,其特征在于,所述环座(5)内位于各导针(52)处设有弹头形流通孔,所述导针(52)上套接固定有阻环(56),当中心管(31)内的水流压力高于0.6Mpa时,位于所述中心管(31)最下端的环座(5)内的所述球塞(55)能够与其对应的所述内流管(54)密封封堵,所述中心管(31)上其余的环座(5)内的所述球塞(55)均不与各自对应的内流管(54)相接触。
请联系平台
请联系平台